K230 ISP图像调优指南
1. K230 ISP图像调优概述
在进行图像调优时,亮度、色彩、对比度、清晰度这几个方面是我们的主要关注点。通过对sensor和镜头的标定以及ISP子模块的联合调优做到图像的整体亮度合理,图像中的色彩还原准确,图像的清晰度好,没有明显噪声,图 像的对比度高,整体看上去要比较通透。
总体图像调优流程如下图所示:
K230 ISP pipeline如下图所示:
请注意:
- K230 HDR模式下,K230 CSI(Camera serial interface)模块不支持Hsync在Vsync之前的sensor数据模式,且各帧(L/S/VS)Vsync拉高(有效数据输出)时不能有交叠。
- 使能3DNR中的TNR时,ISP的要求sensor Hblank不能小于180 pixel clocks(推荐设置为不小于256 pixel clocks),建议:Frame length – Active lines >=92 lines。
2. 标定
2.1 概述
使用标定工具(K230ISPCalibrationTool.exe)完成对BLC、LSC、CC、AWB、Noise Profile、CAC这6个ISP模块的参数标定功能。
模块的标定顺序如下:
在使用标定工具(K230ISPCalibrationTool.exe)前,需要用户预先安装MATLAB Runtime(R2023a)。下载地址:https://ssd.mathworks.com/supportfiles/downloads/R2023a/Release/0/deployment_files/installer/complete/win64/MATLAB_Runtime_R2023a_win64.zip
标定工具的主界面如下图所示。
点击相应的模块按钮即可直接跳转至各模块的标定界面开始标定。
2.2 Black level correction
2.2.1 黑电平标定的原理及意义
模拟信号很微弱时,有可能不被A/D转换出来,导致光线很暗时,图像细节丢失。因此,Sesnor 会在A/D转换前,给模拟信号一个固定的偏移量,保证输出的数字信号保留更多的图像细节。黑电平校正模块就是通过标定的方式,确定这个偏移量的具体值。后续的ISP处理模 块,需要先减掉该偏移值,才能保证数据的线性一致性。如果事先未获取到sensor的黑电平参数,或者需要获得更精确的黑电平数值,就进行黑电平标定。
2.2.2 黑电平标定采集RAW图
在进行黑电平标定时,采集RAW图的步骤如下:
- 模组在一个全黑的环境下(如看用黑布盖住镜头),确保没有光进入sensor;
- 将sensor的曝光模式设置为手动模式;
- 在不同Gain值(1x,2x,3x,4x)与不同积分时间(0.01ms,0.02ms,0.03ms)组合下采集12张RAW图;
- 并按照命名规则保存至文件夹下,文件夹的命名形式:Gain_4_T_0.03(Gain_4_T_0.03 表示 exposure gain = 4,exposure time = 0.03s),其他的曝光时间和Gain的命名形式依次类推。
2.2.3 使用标定工具开始标定
当点击了主界面的“Black level correction”后,工具将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。
操作步骤:
- 点击“Select”按钮选择保存的RAW图文件夹;
- “Align Pos”文本框:填写RAW图的bayer pattern;
- 设置输入输出的Bit Width;
- 设置分辨率:图像的宽高;
- 点击“OK”按钮,进行标定。
其中:
- Combine Channel文本框:如果勾选,表示用户得到的BLC是R、Gr、Gb、B四通道合并后的测量值。
- Normal File Out / Extended File Outy:如果勾选 Normal File Out,表示输出的是blc_para.txt;如果勾选Extended File Out,表示R、Gr、Gb、B通道的BLC将按不同的曝光时间和Gain分别输出。
标定完成后,Black Level vs Integration Time的图表如下图所示。
2.3 Lens shading Correction
2.3.1 LSC标定的基本原理及意义
LSC标定目的就是为了消除由镜头光学折射不均匀导致的画面暗角。在Lens shading现象中,中心目标点亮度到边角的亮度衰减符合余弦四次方定律,通过标定结果可以有效反应出亮度衰减趋势,使用32x16的网格存储标定结果,再把图像各区域的亮度恢复至目标点亮度。LSC标定包括luma shading和color shading的标定。因为不同色温下的 color shading特征曲线是不相同的,所以为满足在不同色温下的 color shading 的校正要求,需要在不同色温下对 LSC 进行标定校准。
2.3.2 LSC标定采集RAW图
采集RAW图前需要注意的事项:
- 调节AE目标亮度设置,让图像的中心亮度平均值为最大值(如8bit:255)的80%左右
- LSC采集对象的光源环境要求必须是亮度分布平坦且均匀的光源,同时采集对象必须保持平滑无纹理,所以可选择DNP灯箱作为 LSC 标定采集RAW图的场景。
在进行LSC标定时,采集RAW图的步骤如下:
- 控制设备的镜头对准DNP灯箱目标区域,并保证环境不被干扰;
- 打开DNP灯箱,色温光源切到D65下,灯箱照度合适;
- 采集一张RAW图;
- 切换DNP灯箱的光源(D50、TL84、F12、A),重复步骤2-3。
2.3.3 使用标定工具开始标定
当点击了主界面的“Lens Shade correction”后,工具将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。
具体操作步骤:
- 在区域2中,选择RAW图的bayer pattern排序、填入图像宽高和bit位宽,选择所需lsc校正的类型(Color Shading或是Luma&Color Shading),在CCT下拉栏中选择对应的色温光源,并在offset Subtration栏中填入各通道Black Level Offset值;
- 点击区域1的“load image”按钮导入待标定的RAW图;
- 区域3为lsc网格结点设置。先确定网格的数量,K230 ISP LSC硬件统计为32x16网格,因此可选择“33Full x 17Symm knots”进行标定;若准备使用ISP ALSC功能,则勾选“ALSC uniform…”;若勾选”Automatic initial knot positioning”,则在auto.json中不能使能ALSC功能。
- 区域4可选择中心/边角的最大校准比率;
- 区域5可设置边角的补偿比率(如设置为80%,则表示需要校准的边角校准后的亮度为中心亮度的80%就行。);
- 其他设置保持默认配置即可;
- 点击“Start”开始标定,并保存LSC数据;
- 区域6可选择标定好的LSC数据应用至图像,预览标定效果,并点击“save image to file”保存每个光源下的Png图片。
注意:在步骤5中设置补偿比率时,应当根据镜头的shading严重情况来定。当镜头shading很严重的时候,画面四个角补偿的增益很大,容易导致四角噪声变大。 这时就要减小补偿比率,来达到优化四角噪声的目的。
2.4 Color Correction
2.4.1 CCM标定原理
CCM 标定的原理是用sensor采集的24 色卡色块的实际颜色信息与其期望值对比,计算出3x3的CCM 矩阵。CCM 的 3x3 矩阵将 sensor 的 色彩空间转换到 sRGB 标准的色彩空间。
2.4.2 CC标定采集RAW图
在进行CC标定时,采集RAW图的步骤如下:
- 可将24色卡放置标准灯箱内壁(镜头正对色卡采集RAW图)或将24色卡放置灯箱的底部(镜头与24色卡成45度角采集RAW图);
- 打开标准灯箱,选择D65光源,调节灯箱照度;
- 调整镜头到24色卡的距离和位置,保证24色卡占图像范围的2/3左右;
- 调节AE目标亮度设置,保证RAW图平均亮度在50左右;
- 采集一张RAW图;
- 切换光源(D50、TL84、F12、A),重复步骤5;
- 保持镜头位置不动,将24色卡移开,再采集5种光源下的灯箱内侧灰壁背景RAW图。